把准方向 精研深思:我校2026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10-31 浏览次数:

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强化学术规范,帮助学生确立更具研究价值与可行性的选题,我校通识教育学院于10月29日在2413A、2414成功举办了2026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论证会。本次论证会特邀校外知名专家,采用“语言类”与“文学类”分组指导的模式,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准、深入的学术指导盛宴。通识教育学院姜翠萍院长和汉语言文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毕业年级学生以线上参与方式聆听了本次论证会。

在语言类会场,学校特邀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张新俊教授莅临本届论文选题论证会现场指导选题工作,汉语言文学教研室袁蜜主任主持会议。会场气氛严谨而热烈,同学们的选题涵盖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偏误、中小学语文教育、方言语音变异、网络新兴词语的语法化、语言景观等多个前沿领域。张教授针对每位同学的选题,从学术规范、研究路径、语料选择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并对选题的学术切口、语料收集的科学方法、理论框架的适用性等问题,逐一进行了细致点评。其中,张教授特别指出语法偏误类选题应当重视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语料库的利用,在语文教育类选题方面,应当把案例分析落实到具体年级和具体课文,保证研究的有效性。

在文学类会场,气氛同样热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温奉俊教授作为指导专家,对同学们的文学类选题进行了把脉,王聪聪老师主持了论证会。

选题范围纵贯古今,横跨中外,既有对古代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也有对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深度剖析,还涉及影视文学、性别叙事等跨学科研究。温教授从选题和写作两个方面提出了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针对部分同学的选题范围偏大、流于空泛的问题,温教授建议同学们可以尝试“小题大做”,即从一个具体的文本细节、一个人物形象的矛盾点或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出发,层层深入,提出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真问题。温教授还强调要做好论文文献综述工作,提醒学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了解既有研究成果,找到自己创新的空间。

在自由交流环节,老师们踊跃提问,就文献查找、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具体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思维碰撞,妙语连珠,掌声不断。

本次论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2026届毕业生指明了论文写作的方向,更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体现了我校对本科教学环节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文学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通识教育学院 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