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青年学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情感联结,9月26日中午,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于图书馆茶艺室举办“宋锦珍珠画”为主题的非遗沙龙活动,邀请胶州市图书馆少海书院王老师主讲。
活动伊始,王老师以“一根丝线的千年传奇”为引,借助宋代织锦文物复刻影像、传统织机微缩模型及《天水冰山录》等古籍记载,将宋锦的历史脉络徐徐展开——从北宋起源到南宋鼎盛,从“三枚斜纹显花”的独步技艺到“多色纬线分层显花”的工艺精髓,台下师生听得入神。现场特别展示的明代宋锦残片与当代设计师以宋锦为灵感的服饰、家居作品,更直观呈现了这一“中国三大名锦”从宫廷贡品到生活美学的传承蝶变。

图为王老师为大家讲解宋锦珍珠画
在王老师的示范下,师生们以“宋韵新绎”为主题,取金线、米珠与宋锦云纹底料为材,学习“平针锁珠”“错缝叠色”等核心技法。穿针时屏息凝神,走线处细若游丝,珍珠在指尖轻捻慢放,渐次勾勒出或灵动或雅致的图案——有同学将校徽纹样融入宋锦缠枝莲,用珍珠缀出“南林蓝”的晕染;有团队以校园梧桐为灵感,用深浅珍珠拼贴出光影斑驳的秋景;更有跨界尝试者将现代极简线条与宋锦传统纹样结合,碰撞出独特的审美表达。古老的宋锦技艺与青春的设计语言悄然对话,一件件兼具传统底蕴与当代审美的珍珠画作品渐次成型。

图为参与学生正在进行宋锦珍珠画创作
“这次沙龙不仅是一次手作体验,更是设计教育与非遗活态传承的深度融合。”学院负责人介绍,学院始终致力于搭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育人平台。此次通过“理论讲解+技艺实操+创意转化”的多元形式,既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非遗的精妙,更引导其思考传统工艺如何融入现代设计、服务当代生活。据悉,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后续将推出非遗沙龙系列活动,推动非遗文化从“展柜”走向“课堂”、从“体验”升华为“创造”。
(通讯员: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董一洁 于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