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的大背景下,外语学院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引入创新型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环节等多维度手段的开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外语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打下坚实基础。外语学院于 2024 年 7 月 3 日 1116 会议室开展了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学期总结经验分享会。会议由外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于慧丽主持。
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总结经验分享大会
会议伊始,于慧丽院长首先对我院本学期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变革开展工作给予了肯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外语学院的师生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增加了与核心素养紧密相关的课程内容,如跨文化交际、团队协作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在教学方法上,学院引入了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创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学院加强了实践环节,通过组织外语演讲比赛和跨文化交际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英语专业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英语专业陈荟荟老师对本学期英语专业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进行了经验分享。陈荟荟老师指出此次改革明确教学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引入了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陈老师表示在本学期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中,老师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不断完善项目化课堂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日语专业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日语专业谢国华老师指出本学期日语课堂教学围绕学生实际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构建了项目化课堂体系,注重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日语教研室的老师们会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日语交流人才。
德语专业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德语专业刘慧慧老师指出在核心素养的项目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德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生德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师生互动;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需求;刘慧慧老师巧妙用德语版的 24 节气展示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科学价值,更加展现出用德语讲好中国故事在当今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重要性,刘老师表示德语教师们将继续关注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德语专业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俄语专业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俄语专业申珅老师在经验分享中提到俄语专业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并按要求进行。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课堂及学习情况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还开展了中俄文化交流活动,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加了上合示范区俄罗斯展馆与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胜利听写”活动。申老师表示俄语老师们会根据最新趋势和实际需求不断进行优化,共同推进俄语专业项目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本次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是外语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推进这一改革,我们期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讯员:外语学院 吴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