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续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记正在崛起的青岛工学院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19-06-06 浏览次数:

在风景秀丽的滨海城市青岛胶州市,有一座依海而生、快速崛起的高等学府,这里书香萦绕、绿树成荫,莘莘学子在这里苦读成才走向社会。乘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春风,她锐意进取、拼搏奋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始终走在省内同等院校前列,她,就是青岛工学院。

第一篇  走近青岛工学院

青岛工学院前身是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2010年,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青岛工学院。经青岛市、山东省和教育部三个层次的专家组检查评估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评议通过,同意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转设为青岛工学院。

2011年4月7日,教育部行文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同意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转设为青岛工学院的通知》(教发函〔2011〕79号),正式批准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转设为青岛工学院。

学院位于青岛胶州市福州南路236号,东靠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靠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靠胶州湾,距青岛国际机场约30公里,济青、青莱、同三、环胶州湾四条高速公路皆从校园附近通过,并有四列动车停靠胶州北站,交通便利。

㈠ 办学指导思想

学院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依法办学、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学以致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以毕业生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㈡ 培养目标和办学目标

立足青岛、面向山东、辐射全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使学院成为具有显著工科特色、既受考生及家长欢迎、又受社会特别是工业企业认可的应用型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三)办学规模及2011年招生计划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现有在校生8349人(其中本科生约占在校生总人数的91.7%;专科生约占在校生总人数的8.3%)。2011年已招收专升本学生663人(拟于2011年9月报到)。2011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计划招生3100人,其中本科生21个专业2800人,专科生6个专业300人。

(四) 系、学科与专业设置

学院依据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学生就业情况设定学科及专业,现有七系一中心,即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土木工程系、食品工程系、管理系、商务系、外语系和基础教学中心。目前,学院共设置21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

本科专业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项目管理、英语、日语、朝鲜语。

专科专业分别为:应用英语、应用韩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会计电算化、证券投资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商务。

(五) 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按照教学实际需求从博士、硕士毕业生中引进部分教师。学院还从社会上高薪聘请部分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为了打造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经验,教学水平过硬、实践技能过关,既满足教学需求又能受到学生好评的教师队伍,学院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人才强校工程。工程包括:人才引进计划、工资福利计划、职称评聘及职务晋升计划、教学管理计划(教学评估与督导及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职业发展及激励约束计划等。计划的实施,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学院工作,也激励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一支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自有师资队伍已经形成。

(六)基础设施建设

学院的硬件建设能够满足当前的教育教学需求。学院现有土地830亩,校舍面积25.40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66981平方米。学院教学设施全部按本科教学需要进行配置,现有3座教学楼,共有各类教室、实验室170个,有48个多媒体教室、13个公共计算机室、17个数字语音室,建成并投入使用53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和32个院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新建了功能齐全的图书馆,校园网络覆盖了整个校园,建成了网络教育平台。学院学生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现有三座学生公寓,全部按山东省大中专院校学生公寓标准配备相关生活设施;有学生食堂三个;另有标准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形体训练室以及体育馆等体育运动场所。

截至2011年6月,学院已建好并投入使用39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和三十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篇 学院办学硕果累累

从2008年开始,学院全面推行质量工程和人才强校工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和加强。

学院先后两次组织了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推行了教学评估、教学督导和学生网上评教制度;推行了职称评聘制度;制定并实施了“高级讲师”评聘管理办法和高级职称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大力推广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制定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制定了教师进修提高和院内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几年来,学院共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6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编写教材、获得专利等20多项,立项院级教学研究课题20余项。

截止到2010年7月,学院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2274人,专科毕业生299人,考取研究生321人,考研录取人数约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4%。2010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4.69%。

学院学生在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技能大赛、创业等各项活动中,均获得优良成绩。例如:建院以来,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奖3项、山东赛区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成功参赛奖3项、优秀组织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成功参赛奖6项;获得“全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国家三等奖1项、山东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成功参赛奖4项;获得山东省高校建筑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1项;获得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8项;获得CCTV英语演讲大赛国家优胜奖1项、山东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青岛赛区二等奖3项;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获得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国家优秀奖1项;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项。

学院在外语教学方面成绩突出,比如:在2007年4月举行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2005级英语专业学生一次性通过率达到87.3%(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为59.07%,全国独立学院平均通过率为43.23%);在2007年6月举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中,2005级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一次性通过率达到69%,高出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十几个百分点;在2008年6月举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中,2006级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一次性通过率达到77%,高出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十几个百分点;在2009年3月举行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2005级英语专业学生一次性通过率达到65.75%(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47.33%,全国独立学院平均通过率27.02%);在2009年6月举行的日语专业四级考试,2006级日语专业学生一次性通过率高达61.54%(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为51.9%);在2010年举行的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2006级英语专业学生一次性通过率达到61.25%(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43.11%,全国独立学院平均通过率28.24%);在2010年3月举行的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2008级英语专业学生一次性通过率达到81.25%(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为56.01%,全国独立学院平均通过率为40.01%)。

学院招生工作屡获佳绩。办学五年来,在学院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累计招收学生12810人,录取人数稳步上升。学院在录取考生数量、生源质量、新生报到率等各环节,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2008、2009、2010年连续三年在山东省三本招生中分数线最高。尤其是在2009年全国高考人数锐减190万人的不利情况下,2010年新生报到率比2009年又增加了14个百分点,充分说明学院的教学质量、办学成果已经得到了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院对外合作办学蓬勃开展。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工作,相继建立健全了《外事工作流程》、外国专家管理、工作、安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外合作交流与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与韩国艺苑艺术大学、清州大学、釜山大学、韩国海洋大学,日本长野大学,美国迪克西犹他州州立大学、莱特州立大学等一大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办学合作协议。目前学院已成功向韩国艺苑艺术大学、韩国清州大学、日本长野大学派出了两批留学生。

青岛工学院院长李光宙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一直以来,学院努力以良好的教育成果回报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根据自身特点和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在院内全面启动了质量工程,进一步调整和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以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探索了适合学院特点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强化人才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望未来,学院的发展总体目标定位是:稳定规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发展建设,努力使学院成为具有工科特色的、既受考生及家长欢迎、又受社会特别是工业企业认可的高校。

学院将以转设为契机,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办学经验,继续发扬中国海洋大学的优良传统,发挥民办体制的优势,争取在短时间内,把青岛工学院办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