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青岛工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讲座“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几个底层逻辑”成功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为了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提高青岛工学院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以及水平,本次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孙贤明教授担任主讲人,孙教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到的观点给与会教师们带来了有益的分享和启发。青岛工学院主管教学副校长、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梁宏涛以及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房正华等校内重要领导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学校对于教学改革和师资培养的高度重视。
会议现场,60余名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师积极参加了此次讲座。全体参会人员首先对孙贤明教授表示热烈欢迎。梁宏涛院长表示,随着近些年青年教师队伍的迅速庞大,如何建立一支生机勃勃地、充满干劲的教师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孙贤明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围绕'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没有框架就没有认知'以及'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三个核心议题,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深思和启示。孙贤明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底层逻辑,详细讲解了学生需求的认知背景、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以及评价和反馈的重要性。孙贤明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案例和成功经验,引导教师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孙贤明教授在讲座中深度剖析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强调了态度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最外层,情感教育则是其最底层。他指出,教育应该注重情感培养,因为没有情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孙贤明教授以鲜活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解读,向参会者阐述了情感教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接下来的时间,孙教授深入讲解了认知负荷理论,探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负荷问题。他强调,教育者应注意避免给学生过多的认知负荷,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降低学习阻力。这一理论的介绍为在座教师们提供了有效指导,促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负荷管理,提供更高效的教学体验。
最后,孙贤明教授探讨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提出了五星框架的教学方法,即聚焦问题、激活旧知、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孙贤明教授强调,通过这一框架,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动力。参会教师们纷纷表示,这一方法将成为他们未来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工具。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参会教师们积极提问、交流思想,共同探讨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整个讲座氛围热烈而富有成效,为青岛工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观念和指导。
通过本次讲座,青岛工学院教师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把握,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讲座不仅为青岛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思考教育之道的平台。通过与孙贤明教授的深入讨论和交流,参会教师们对于培育有情感、有框架、有兴趣的学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青岛工学院将继续加大对教师发展的支持和投入,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与学习体验。
(通信员:信息工程学院 曹继睿)